欢迎访问摩美得制药——摩美得健康网! 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用药指南>西药常识
抗过敏药的两大副作用
2016-12-12    来源:健康网    点击:180

手机阅读

导读

用于防治过敏反应性疾病的药物称为抗过敏药物,抗过敏药由于作用机理等原因,都有一定副作用,如嗜睡、头晕等。

近年来,随着社会压力、环境、气候等变化,患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多了,患者常自行购买抗过敏药治疗,有时,的确能够起到一定治疗效果。但有时则药不对症,不仅无法治愈疾病。

抗过敏药有哪些?


用于防治过敏反应性疾病的药物称为抗过敏药物,目前用的主要是抗组织胺药。市场上已有三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,每代药物各有利弊,要科学选择。第一代抗组胺药物,如苯海拉明、扑尔敏和异丙嗪等,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。第二代抗组胺药物,包括西替利嗪、咪唑斯汀等,无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。从药效来说,如果出现急症过敏,及时服用第三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效果较好,如特非那丁、左旋西替利嗪、等,且不会引起瞌睡、口干、便秘等副作用。

抗过敏药由于作用机理等原因,都有一定副作用,如嗜睡、头晕等,对于司机等需要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有一定影响,服用时应注意。

抗过敏药副作用一:嗜睡

虽然用于治疗过敏的抗组胺药已研发出第三代,明显减少了嗜睡等副反应,但仍有少数人服药后会犯困。如果减少剂量会影响药效,可在晚上吃药。因为抗过敏药多在服后1~3小时起效,8~12小时后获得最大效应,在睡前服药,不仅能促进入睡,而且能在第二天早晨发挥最佳药效,到了下午药力已经减弱,副作用也会减轻。当然有人会采取换药,但换药不能太急,更不可频繁换药,这是因为刚开始服药觉得犯困,过2~3天后,适应了副作用就会不太明显。如果换药后还明显犯困,需找医生解决。

抗过敏药副作用二:耐药

有些过敏患者在某个时期,可能需要持续服用抗过敏药以控制病情,但有些药原来用着挺好的,但是越吃越没效,这就是耐药现象。任何一种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。患者长时间地服用一种抗过敏药,会出现药效下降、不能起到抗过敏作用的现象。因此,服用抗过敏药时,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,因此连续服用同一种药1个月后,应适当更换其他类型的药物。如果一开始的过敏症状比较严重,可以考虑同时使用两种抗过敏药,这样既能增强治疗效果,也可预防耐药现象的发生。



摩美得温馨提示:抗过敏药只能“治标”,往往不是一种抗过敏药就能够解决的,治疗过敏要以防为主,尽量找出过敏的原因,有针对性地预防能减少用药量。

KEYWORDS: 抗敏
分享
摩美得健康网 本站信息不能代替医师的建议或作为诊疗的依据,请遵医嘱以保证用药安全。
© 2015 摩美得制药  咨询电话:029-33150041  33150095  传真:029-33250303